• 159 2006 4699
  • lilanzhe@xiaoniushangwu.com
小牛国际CR牌照小牛国际CR牌照:TC009551

从澳洲搬到欧洲,怎么适应那边不一样的法律?

小牛国际小牛国际2025-10-01
业务资料
业务资料编号:130600
您好,关于从澳洲搬到***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获取

最近,一位在澳洲生活了十几年的朋友决定带着家人搬到德国定居。他发朋友圈说:“从阳光沙滩到森林古堡,不只是气候变了,连过马路都得重新学。”这话听起来有点调侃,但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从澳洲移民到欧洲,怎么适应那里的法律体系?

很多人以为,只要英语说得溜、工作找得到、房子租得下,生活就能顺风顺水。可真到了欧洲,才发现有些小事比如垃圾分类、租房合同、甚至遛狗时间都可能踩到法律的“雷区”。而这些,在自由开放的澳洲,可能压根没人在意。

从澳洲搬到欧洲,怎么适应那边不一样的法律?

拿交通规则来说,在澳洲,很多地方右转是允许的,哪怕红灯亮着,只要确认安全就行。但在德国、荷兰这些国家,红灯就是红灯,哪怕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你也得乖乖等。我朋友第一天开车就吃了罚单,不是因为他莽撞,而是因为习惯了澳洲的“灵活处理”。后来他才知道,这种“灵活”在欧洲叫“违法”。

更让人意外的是,欧洲对隐私权的重视程度远超澳洲。在澳洲,房东临时来看房打个电话就行;但在法国或比利时,必须提前几天书面通知,否则你擅自进门,房客完全可以报警。这背后是一整套民法体系的差异欧洲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和程序正义,而澳洲作为英美法系国家,更依赖判例和实际操作中的“常识”。

再比如垃圾分类。在墨尔本,分个蓝黄绿桶就算环保先锋了;可到了瑞典或奥地利,光是玻璃瓶就要按颜色分开,纸类还得撕掉胶带,厨余垃圾必须用专用袋。这不是为了“讲究”,而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乱扔垃圾不仅会被罚款,严重的话还可能影响信用记录,甚至牵连房东。一开始不习惯?没关系,但你得改,因为法律不会为“新移民”开绿灯。

当然,最让澳洲人感到不适应的,可能是劳工权益方面的规定。澳洲虽然也有带薪年假、病假制度,但整体氛围偏市场化,加班文化也不算罕见。而在北欧或西欧国家,下班后回工作邮件可能被视为侵犯个人时间,有些公司甚至明文禁止。法国去年通过一项“离线权”法案,规定员工在非工作时间有权不回复工作消息。这种对“生活边界”的严格保护,在崇尚“努力拼搏”的澳洲职场文化里,多少显得有点“不近人情”。

不过,适应的过程,也是融入的过程。很多移民发现,一旦理解了这些法律背后的逻辑,反而会觉得安心。比如,德国的租房法详细到规定暖气温度不得低于20℃,夏天超过26℃房东要负责降温。这种细致入微的保护,让租客不再担心被随意涨租或驱赶。相比之下,澳洲一些地区的租房市场波动大,法律执行也相对宽松,住得久了反而容易焦虑。

最近荷兰还推出了一项新政策:所有新移民必须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社会融入课程”,包括语言、交通规则、基本法律常识。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刁难外来者,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权利,也清楚地履行义务。类似的做法在丹麦、瑞士也早有先例。

其实,法律体系的差异,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社会价值观的不同。澳洲更强调个人自由与责任,做事讲效率、重结果;欧洲许多国家则更注重程序公平和社会共治,宁愿慢一点,也要确保每个人都被规则保护到。没有谁绝对正确,只是选择不同。

对于新移民来说,与其抱怨“这里规矩太多”,不如把适应法律当成了解当地文化的入口。去一趟市政厅,办一次居留卡,参加一次社区会议,你会发现,那些看似繁琐的流程,往往藏着当地人对秩序、公平和尊严的坚持。

我那位朋友现在已经在柏林安顿下来。上周他发了个视频:早上骑自行车上班,认真等红灯,顺手把咖啡杯拆开,纸杯扔进纸类,塑料盖扔进塑料桶。配文只有一句:“以前觉得这是束缚,现在觉得,这也是一种安全感。”

生活从来不是换个地方那么简单。但当你开始尊重并理解当地的规则,真正的落地生根,才刚刚开始。

客户评论

小**表
小**表
2024年12月12日

体验感很好,本来还一直在纠结对比其他公司,前几天直接去了现场,也是想尽快落实,没想到各方面都超出预期,公司规模很大,有几百平,员工做事也看得出尽心尽责,还有一面墙的证书,当即现场下单。事后证明我没选错,公司服务态度很好,也很专业,跟我对接的人员事先把各种事情讲的很详细,下单后跟进的也很及时,主动跟我报备进展。总之,很满意,推荐这家!

小**表评论图1
小**表评论图2
小**表评论图3
小**表评论图4
林**e
林**e
2024年12月18日

刚开始咨询客服时,客服给我推荐了代办同事对接介绍,很专业,很有耐心,服务也是很好,随问随答,这种2对1的服务模式很周到,有好多不懂的问题要问,注册一家香港公司不容易呀,还好有你们。

林**e评论图1
t**7
t**7
2024年12月19日

原本以为他家只有做内地业务,没想到香港业务也一直在做,而且做的很好,现场面谈后就确定找他们安排香港公司注册,很快就帮忙办完并拿到资料了,效率杠杠滴,果然专业的事得找专业的人做👍

t**7评论图1
t**7评论图2
t**7评论图3
b**5
b**5
2024年12月16日

为了在香港注册公司,对比了很多平台和店铺,最后选定了这家店。商家介绍说他们是线下实体经营10年以上了,确实不愧是老团队企业服务。办事效率一流,对接的客服也是非常非常专业。

b**5评论图1
嗨,想咨询什么业务?

我是李经理,擅长于香港公司注册、银行开户、税务合规、跨境电商等业务,电话:159 2006 4699(微信同号)或加微信免费咨询。

微信客服

留言
电话

159 2006 4699(微信同号)

深色
顶部